魔术贴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魔术贴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雷前治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黄金时代来了-【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4 06:56:30 阅读: 来源:魔术贴厂家

雷前治: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黄金时代来了

为落实中办发〖2003〗13号文的精神,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把水泥工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态势列入五个重点调研的产业,中国建材协会和中国水泥协会全力配合发改委开展调研。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座谈会希望水泥协会能把水泥企业和广大水泥工作者的愿望和意见准确反映给发改委和国务院领导。为此,将座谈会的发言与实地考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简要整理,对几个热点话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形成了本报告。  一、2003年水泥行业经济运行的特征  水泥工业在经历1992~1995年的高速发展,1995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低水平总量过剩,一度陷入困境。1998年从低谷中开始爬坡,增长速度逐年提高,到2002年产量达到7.25亿t,实现利润46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0.6%和20.5%,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今年以来,多数地区产销两旺、价格稳定、效益提高,1~8月生产水泥5.1亿t,比去年同期增长16.1%,实现销售收入1050亿元,增长18.7%,实现利润34亿元,增长108.8%,是199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今年水泥行业经济运行有以下几个特点:  1.立窑生产能力的增长态势已经得到有效遏止  建国以来,我国水泥长期供不应求,直到1995年开始逆转,当年水泥产量5.6亿t,立窑水泥占81%,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国家建材局提出水泥工业应从“产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随后针对立窑制定了“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得到吴邦国副总理和计委、经贸委的肯定和支持,国务院、计委、经贸委围绕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各省市也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1996年上海市政府根据上海缺乏生产水泥的资源的实际情况决定逐步退出水泥制造业,率先提出要淘汰立窑,并对入沪水泥采用“准用证”的办法控制立窑水泥涌入上海,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开了先河。随后北京也提出限制立窑的发展,申奥成功后以政府令的形式明确要求所有的立窑必须在2003年底全部关闭。浙江省为还杭州一片蓝天和保护天堂美景,省财政曾拿出2300万元作为拆立窑的补贴。四川省建设厅、交通厅等四部门联合发文规定,国家和省的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的重点部位、混凝土搅拌站等不准用立窑水泥。湖北等省也出台了类似的文件,山东、甘肃等省透露,他们正在酝酿出台类似文件。据各地介绍,今年以来,标号相同,回转窑水泥一般比立窑水泥高15~20元/t,经济发达地区,价差还要大。这说明政府的调控作用非常重要,为水泥结构调整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调研时我们比较注重在同等条件下来研究和比较新型干法窑与立窑的竞争力。在河西走廊,1000t/d新型干法窑的主要经济指标与管理好的立窑基本相当或略好于立窑,但今年上半年水泥销售不畅,首先被关停的是湿法窑和立窑,只有新型干法窑满负荷生产。山东枣庄的石灰石、煤、石膏、粉煤灰和电价属全国最低,当地最好的立窑企业,规模达到200万t以上,熟料的单位生产成本在100元左右,熟料28天强度在50~52MPa,32.5级水泥出厂价只有165元/t,可以说这就是全国最优秀的立窑企业的水平。而毗邻的新型干法水泥厂的熟料生产成本与该立窑厂的水平相当,但熟料强度一般比该立窑厂的要高10MPa左右,42.5级水泥出厂价在225~245元/t。海螺集团的15条新型干法窑平均规模大于4000t/d,熟料平均生产成本只有82元/t,国内最好的新型干法窑的熟料28天强度可以大于70MPa。经过近30年的努力,特别是我国新型干法窑技术与装备已经完全成熟,国产化率不断提高,投资成本不断下降,投产就能达产达标,竞争优势已经明显好于其它各种生产工艺,已经在全国形成共识。在成都地区,当拉法基都江堰水泥厂的32.5级水泥的出厂价降到225元/t,成都地区的立窑便开始自行关闭淘汰。四川建材行办在汇报中写道:“四川绝大多数水泥企业形成了共识,再建立窑生产线已没有出路,出路在发展新型干法窑”。上海、北京、浙江等省市,从1998年以后再也没有发展过立窑,据四川、湖北、云南、贵州、重庆、甘肃等省建材行办介绍,前两年还在轰轰烈烈对立窑进行扩径技改,可今年以来,除极个别由外省人来租赁经营或承包经营的企业还在进行扩径改造,没再发现投资新建立窑的;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3年上半年水泥制造业投资项目一览表,经与地方一一核对,对立窑的技改投资只占总投资的5%左右,多半是2002年项目的延伸。  近年来,不仅大中型水泥企业在积极发展新型干法窑,许多优势立窑企业也纷纷发展新型干法窑,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投产的51条新型干法窑就有28条是立窑企业投资建设的。今年投产和在建的184条新型干法窑中有三分之一是立窑企业投资建设的。从我所到过的省区市看全国,直到今年立窑的发展才真正得到有效的遏止。  2.生产和消费的热点在华东经济区  2003年上半年全国生产水泥37090万t,出口水泥241万t,进口熟料9.3万t,国内人均消费215.9kg,其中华东地区生产14573万t,消费14824万t,约占全国的40.25%,人均消费409.58kg,是全国的185.78%。上海、浙江、江苏人均消费超过500kg,山东接近500kg,福建接近400kg,全区达到401kg。其它地区,只有北京、广东人均消费达到500kg,天津接近400kg,黑龙江、吉林、内蒙、山西、安徽、湖南、贵州等省低于200kg。  可见消费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华东经济区(见图1,该数值是用上半年的消费数值乘以2)。  图1 2003年全国人均消费水泥示意图(略)  3.新型干法窑水泥的高速增长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新型干法窑的熟料产量即使增长40%以上,由于基数太低,全年纯增加新型干法窑水泥也只有4000万t左右,预计今年水泥消费量要突破8亿t,比去年纯增加7500万t,新型干法窑水泥供应不上,只有立窑水泥去填补。  我国立窑行业的状况比较复杂,很难统计准。1995年工业普查结果是:全国有7883台,产量占当年的81%。1995年水泥市场疲软,尤其在国办发〖1999〗49号文下发后,直径小于2.5m的小窑确实淘汰了4000条左右,但有相当一批立窑进行了扩径改造,2001~2002年,全国新增φ3.2m×11m立窑300多台,到2002年末据许可证办公室不完全统计分析,全国有立窑生产线6000~6500条,总生产能力约5.7亿t左右,生产能力约占全行业的71%。  今年虽然全国用新型干法窑熟料生产的水泥纯增长量应该大于立窑的增量,但一些局部地区却不一样,比如山东,上半年生产水泥4448万t,比去年同期增长23.6%,今年的产量预计达到1亿t,主要靠立窑实现了高增长,立窑水泥占90%。即使这样,在枣庄、淄博,那里的立窑都满负荷生产,汽车排长队,鲁南水泥厂一改往年水泥外销率高达40%~50%的局面,今年外销不足10%。山东立窑水泥火爆的主要原因是新型干法窑水泥太少了!  4.粉磨站发展迅速,异军突起  调研中发现,广大新型干法窑企业与科研设计院所、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对现有的新型干法窑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已经成功地推进了这些窑的技术进步,在工厂我们看到,原设计1000t/d的窑普遍可以达到1200t/d,原设计2000t/d的窑基本可以达到2500t/d,4000t/d可以达到5000t/d,而且所有的1000t/d以上的窑都在满负荷生产,有的厂年运转率高达98%,2001年末新型干法窑的熟料生产能力7335万t,2002新增3180万t,增长43.35%,进入2003年新型干法窑水泥增长速度应该在40%以上,但从统计表上只有17.6%,仅仅比全行业高2个百分点,那么多的新型干法窑熟料到那里去了?  调研中发现,商品熟料市场非常活跃,一是许多立窑水泥厂外购部分回转窑熟料来改善自己的产品质量;二是粉磨站的发展可谓异军突起,据许可证办公室提供的不完全统计,粉磨站的生产能力已经占水泥生产能力的8.53%。由此可见,商品熟料市场不断扩大,用水泥生产的统计结果很难全面评价新型干法窑在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的作用。  粉磨站的状况确实令调研组难以说清楚,象海螺在全国各地建设的一大批粉磨站、华新的南通粉磨站、山水的青岛粉磨站、冀东的三河粉磨站等都能用新型干法窑生产的熟料,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但全国还有300多家大大小小的粉磨站,情况就非常复杂,调研组在暗访中看到有的小粉磨站,工艺不完备,设备陈旧,检验手段极其简陋,国家标准在那里被践踏,更有甚者,造假售假。  二、新型干法窑步入健康发展时期  今年以来,新开工建设新型干法窑的项目是日新月异,不同统计口径,不同的统计截止时间,数字都会有较大的差异。这里主要依据14家有新型干法窑设计任务的设计院报来的资料和国家统计局《关于2003年上半年水泥制造业城镇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统计表》,截止6月底,今年投产和在建的新型干法窑共184条生产线,新增熟料生产能力15445万t,上半年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达522.77亿元,完成投资119.58亿元,已经落实资金155.89亿元。经对这些资料研究分析,这一轮投资高潮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产规模大型化是投资的主流  从1984年冀东水泥厂投产以来,大型化的规模效益就非常明显,业内人士做梦都想建设4000t/d以上生产线,但苦于经济条件所限,20年来主要依靠外资共建设4000t/d以上规模的生产线只有19条(见表1)。  表1  2002年末已经投产的新型干法窑统计表(略)  从表1可以看出,≥2000t/d的生产能力只占总能力的69%,平均规模只有1660t/d,只相当于台湾1986年的水平,说明我国水泥工业不仅是立窑水泥所占比重过大,即使是新型干法窑,也是小型窑的比重偏高,这与世界水泥生产大国的地位十分不相称。难怪刚刚在北京召开的12届世界水泥大会的执行主席在开幕词的第一句话就说,中国是水泥大国,但很遗憾,由于各种原因,多数产量没有被同行们统计。说明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今年投产和在建的184条新型干法生产线中,10000t/d生产线3条,8000t/d有1条,5000t/d有31条,4000t/d有3条,成为今年投资建设的主流,规模小于2000t/d的生产线生产能力只占总能力的12.33%,大于2000t/d的项目有130个,占总能力的87.67%,这些项目建成后,我国新型干法单线规模可以从2002年的1660t/d提高到2700t/d(见表2)。  表2 2003年投产和在建的新型干法生产线统计表(略)  2.上市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是投资主体  今年投产和在建的新型干法窑生产线中有55条是投资规模排名前10位的上市企业和集团投资建设的。虽然数量只占29.89%,但是其能力却占新增总能力的46.48%(见表3)。  表3 2003年投资规模前10名企业(略)  海螺集团的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在全国将拥有17个熟料生产基地,66个粉磨站,年产熟料4000万t以上,水泥5000万t,可以跻身世界水泥10强,亚洲排名第一,世界第六。  渤海集团在东北、华北、西北,用收购、兼并、联营等形式,通过对老厂改造和扩建,集团快速成长,到2004年其熟料生产能力可达1500万t,水泥生产能力达2300万t。  山水集团是后起之秀,其大本营济南党家庄水泥厂几经改造和扩建,已经建成花园工厂。这两年他们抓住济青经济区高速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新型干法窑,集团迅速扩张,到2004年,其熟料生产能力可达1460万t,水泥2230万t。  华新集团地处长江中游,他们东进西扩,使这个老先进国有企业旧貌换新颜,到2004年,熟料生产能力可达1200万t,水泥2000万t。  还有三狮、中联、天山、亚泰、祁连山、秦岭和天瑞等集团到2004年,熟料和水泥的生产能力都可望突破1000万t,届时,我国10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可从2002年末的10%提高到25%左右。  这些企业做大了,就会考虑进军国际市场。海螺已经瞄准国际市场,分别在北仑港、南通港、张家港、泰州港各建设了300万t/d的粉磨站或散装水泥出口设施;渤海集团在黄骅港、山水集团在青岛的黄岛港、华新集团在南通港都建设有粉磨站或散装水泥出口设施,我国水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3.自筹资金是投资的主渠道  今年上半年水泥制造业投资的资金来源构成中预算内资金只占1.80%,银行贷款只占32.93%,两项加起来只有34.73%,而自筹资金占55.75%(见表4),这是建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充分说明这一轮水泥投资高潮,自筹资金成为投资主渠道,国家没有投资风险,银行的投资风险也很小。  表4 2003年水泥制造业投资结构情况(略)  4.投资的热点集中在华东经济区  把华东六省一市作为一个区域来研究是由水泥的生产消费特点决定的。在这个区域内,石灰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的济青线以南、江苏的陇海线以北,江苏的长江以南、太湖以西和浙江的西部山区,安徽的长江两岸,赣东南与闽西山区。从山东的威海到广东的汕头几千公里的海岸线,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大量水泥,可惜却没有石灰石资源,为此,只有依赖长江、运河和海洋水上通道,在有石灰石的地方建熟料生产基地,在有市场的地方建粉磨站这样特有的生产消费模式。  近年来上海市消费的水泥80%依赖外购,江苏有进有出,但进大于出,缺口约10%~12%,浙江略有富余,可出省8%~10%左右,福建的缺口在20%左右,江西产销基本平衡,安徽主要大量外销熟料,山东是水泥生产和外销大省,外销20%左右,大区域内产销基本平衡。2002年生产水泥26438万t,自用率达98.70%。  今年以来,华东地区以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和市政改造工程为龙头,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正热火朝天,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几乎都是大工地,虽然上半年生产水泥1.46亿t,同比增长24.75%,但仍然供不应求,拉水泥的汽车排长队,价格持续回升,利润空间不断加大,不仅引来国内外的水泥集团逐鹿华东,许多有实力的立窑企业纷纷投资建设新型干法窑,连行业外的资本也纷纷易帜,加入到浩浩荡荡水泥投资大军。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上半年华东地区的投资占全国的51.96%(见表5),从设计院报来的数字看,全年预计达到62.05%,预测明年在64.79%左右,这些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新型干法窑的生产能力1.44亿t,占全国新增能力的64%,届时其新型干法窑的熟料生产能力将超过2.0亿t,至少可以生产2.8亿t水泥,约占本地区水泥生产能力的70%以上,还有30%的其他各类水泥窑生产能力有待新型干法窑去替代。  表5  2003年上半年水泥投资分布情况表(略)  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水泥座谈会上,北京的国有水泥企业反映,今年以来北京市的企业销售下降、价格下降、回款下降、成本上升,呼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今年上半年华北地区共生产水泥4544万t,比去年同期只增长8.4%,人均占有水泥投资规模只有36.01元,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4个百分点和4.79元。从统计资料看,华北地区无论是生产还是投资都没有热起来,为什么北京的水泥市场如此疲软?  主要原因:一是北京的消费量并没有下降,虽然价格比去年下降20~30元/t,但在华北地区,其价位仍然在制高点上,周边地区的水泥大量涌入北京;二是北京市的水泥企业规模偏小(见表6),环保治理费用高,负担重,与周边地区的企业相比,成本要高15%~30%,邯郸地区的新型干法窑水泥运到北京的销售成本比北京水泥厂低10%左右;三是与北京毗邻的县市,小立窑和小粉磨站林立,许多厂生产工艺不完善,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备,设备简陋,没有环保投资,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在北京市场打乱仗。  表6  北京市2003年新型干法窑结构情况表(略)  华南地区只有广东从改革开放以来,人均消费水平连续多年高居全国榜首,直至今年,仍然是消费热点省市之一,但广东的水泥结构很不合理,今年上半年生产3132万t,立窑水泥仍占84.5%,新型干法窑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以来,外资和国内外省的集团公司和民营资本纷纷前来投资建设大型化新型干法窑,引起省委省政府和业内人士的重视,省内也正在酝酿加大对大型化新型干法窑的投资力度,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  西南和西北虽然回转窑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新型干法窑的发展比沿海地区相对滞后,今年只有3条4000t/d以上的生产线正在建设。  综上所述,当前投资建设大型化新型干法窑的热潮主要集中在华东经济区,这些项目投产后,水泥市场将会发生激烈的振荡,大批的立窑、湿法窑、各种小回转窑,甚至连小型新型干法窑将先后被关闭和淘汰。北京周边地区、广东和东北建设大型化新型干法窑趋势强劲,但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在中西部地区,外资、民营资本和大型水泥集团寻求投资机会的活动很活跃,但真正投资建设大型新型干法窑只能说刚起步。  三、当前水泥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发展不平衡,局部地区出现盲目投资、恶性竞争  主要是围绕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设施建设,采用非排他性方法计算市场容量,过高和不切实际估算这些工程的水泥消费量。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工程,多数采用轻钢结构,建设期每年用水泥只有30万t左右,但瞄准北京市水泥市场新建设的新型干法生产线有10多条,新增生产能力达1000多万吨。大量水泥涌入北京,形成恶性竞争。  上海2010年世博会确实工程浩大,令人鼓舞,今年刚刚起步,水泥供不应求,价格回升,回款加快,致使一些投资商针对上海市场,在既缺乏资源、能源,又缺乏人才的情况下,不做深入的前期研究,就盲目决策,仓促上马,隐藏较大的投资风险。  2.低标号水泥需求比重过大造成熟料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成都,据拉法基都江堰水泥厂负责人介绍,由于成都市场32.5级水泥需求旺盛,迫使他们用64MPa的熟料放宽细度的办法生产32.5级水泥投放市场,造成熟料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天津我们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城市建设所用的商品混凝土C30及以下在国际上统称低标号混凝土要占78.16%(见表7),除上海的情况略好一些,其它地方基本相同。  表7  天津市2003年上半年商品混凝土强度结构情况表(略)  四、几点建议  水泥工业上一轮的高增长周期是从1991年到1995年,5年间纯增长水泥产量26624万t,平均每年纯增加5324.8万t,其中88%是立窑水泥,从而使我国水泥工业陷入结构性矛盾的深渊。  新一轮高增长周期若从2002年算起到2005年末,从这次调研所统计到的项目计算,预计新型干法窑的熟料生产能力纯增长2.6亿t,至少可以生产水泥3.5亿t,2005年以后,局部地区的立窑和其它各类小回转窑,包括小于700t/d新型干法窑水泥将开始萎缩,中国水泥工业才真正步入结构调整的黄金时期。这是我国几代水泥人梦寐以求和坚持不懈共同奋斗的结果,业内人士都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发展格局,衷心希望国家一要保护投资积极性,决不要踩刹车;二是要对少数企业和局部地区盲目投资的现象予以正确引导。为此建议:  1.强化产业政策的严肃性  修改和完善产业政策,进一步明确国家支持、限制和淘汰的水泥工艺、技术和产品。严格限制除新型干法预分解窑以外的各种工艺水泥项目的新建和扩建。尽快制定石灰石矿山环境保护、绿化复垦、节约资源等方面的政策和规定。  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弱化项目的审查,建设项目由审批制转为备案制,与此同时政府应强化对产业政策的执行和监督。以强化产业政策的严肃性,对违反产业政策给予必要的制裁,辅以一定的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按产业政策要求健康发展。  2.修改和完善水泥生产标准和应用标准  关于修改和完善水泥生产标准,工程院材料学科的院士们曾多次呼吁国家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并提出了具体方案,但由于建材主管部门撤消以后由谁来牵头不明确,为此建议发改委担当起牵头责任,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组织建材院、中国建材协会、中国水泥协会和水泥标准委员会等有关单位共同完成。  关于改革和完善水泥应用标准,建议发改委商建设部,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完成。  3.支持和组织攻关,不断提高大型化技术装备的国产化率  以日产万吨生产线为目标,不断提高国产化率,希望政府在财力、物力、政策等方面继续支持水泥行业对以下几个课题组织攻关,继续推进新型干法窑的技术进步。  (1)以节能和环保为主的烧成技术;  (2)粉磨技术与装备;  (3)高效篦冷机技术及装备;  (4)高效收尘器中的复膜滤料技术与材料;  (5)高档耐火材料与无铬高档耐火材料;  (6)信息化与自控技术与装备。  4.控制新型干法窑水泥熟料生产总量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要求,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已势在必行,根据水泥工业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废渣的特点,完全可以用控制熟料生产总量,掺入不同比例的混合材生产多种标号的水泥来满足市场需求。  根据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调研和对未来中国水泥市场预测的结果,建议新型干法窑熟料的总量控制在6亿t左右(需组织有关方面进一步论证)。  5.政府加强对新型干法窑发展的引导  (1)政府在审核水泥项目建设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在环境容量、矿产资源、土地占用等方面严格把关。  (2)强化信息服务手段,引导投资者尤其是立窑企业和外行业投资者,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市场、交通、能源、资源条件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  (3)为解决当前新型干法窑高速发展造成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协会、大中专院校与企业联手,培养技术及管理人材,加强技能岗位人员的培训。  (4)研究和制定落后小水泥企业退出机制和通道。

许昌豪华蒙古包

干燥设备

长乐小松液压系统